在汉末三国时期,侯爵是一种极为荣耀的身份,成为无数武将梦寐以求的目标。公元200年,关羽因斩杀颜良并成功解救白马之围,曹操上奏汉献帝,册封关羽为汉寿亭侯。从此,汉寿亭侯成为关羽心中最引以为豪的荣誉。然而,今天我所要提到的斄乡侯,等级上要高于汉寿亭侯等亭侯,且在当时,只有两位人物获得了这一殊荣。
一、董卓
董卓(?-192年5月22日),字仲颖,来自陇西郡临洮县(今甘肃岷县)。董卓的成长背景在凉州,他年轻时便与羌人结下深厚的关系。汉桓帝末年,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,后被任命为护匈奴中郎将张奂部下的军司马,参与了对汉阳羌人进行的军事行动。董卓以勇猛且有谋略的作战风格屡屡获得战功。后来,董卓获得了司徒袁隗的召唤,出任并州刺史和河东太守,参与镇压黄巾起义、凉州之乱等重要战役。
《范书·董卓列传》中提到,张温曾指派董卓带兵三万讨伐先零羌。当时其他几路军队都遭遇失败,而董卓的队伍却全身而退,成功回师并屯驻扶风。由于这次胜利,董卓被封为斄乡侯,封邑一千户。
董卓被封为斄乡侯的原因,不仅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,还因为斄乡侯的封地与古代的斄县有直接关系,而斄县属于右扶风,地理上的联系可能也是朝廷封赏的考量之一。
展开全文
公元189年,董卓因应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的密令,带兵前往京城,参与诛杀宦官的行动。何进与宦官的内斗让董卓看准时机,最终成功控制了朝廷,废除了汉少帝,立刘协为新帝。董卓凭借掌控武库的力量以及国家珍宝,威震朝廷内外,逐渐崭露头角,并广泛布置亲信,甚至穿上近似天子的服饰,过着几乎与皇帝无异的奢华生活。他先后官至太师、相国,并封为郿侯,位居朝中最高层。
然而,董卓的权力也伴随着无尽的争议和敌人,最终在公元192年,因王允的反间计,董卓被自己的亲信吕布所杀,其全家也被满门抄斩。
二、马超
马超(176年~222年),字孟起,扶风茂陵(今陕西省兴平市)人,出身于名门望族,他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,父亲马腾亦为当时的名将。马超自幼英勇过人,少年时期便名声显赫。曹操曾数次召唤马超入京担任官职,但都被马超婉拒。后来,马腾进京被封为卫尉,马超便继承了父亲的兵权,掌管马腾的军队。
公元211年,曹操计划进攻汉中,马超得知这一消息后,与关中其他诸侯韩遂等人联合,共同抵抗曹操。在渭南之战中,马超与联军一度对曹操构成巨大威胁,但最终曹操利用离间计击败了他们,迫使马超和其他联军退走。此后,马超试图再次集结力量反击,但未能成功,最终依附于汉中张鲁。
到了公元214年,刘备攻占刘璋的领地时,马超投降了刘备,并与其联手合围成都。汉中之战后,马超和刘备一同上书朝廷,支持刘备自称汉中王。蜀汉建立后,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,兼任凉州牧,荣升为斄乡侯。根据我的分析,马超的家乡位于古斄县一带,这也是刘备册封他为斄乡侯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